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我省農村電商培訓推動創業就業工作方案的通知

一、出臺《工作方案》的主要背景和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農村電商工作,將其作為新一輪扶貧開發的創新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互聯網,讓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鄉村”。18年10月份,總書記視察廣東時也了解當地以電子商務盤活特色產業、以產業發展推動精準扶貧情況。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指出,要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視農村電商發展,已連續制訂下發《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廣東省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實施方案》等重要文件,著力促進我省農村電子商務全面發展,這對于破解我省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區域協調和城鄉融合發展,特別是對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奔康,加快鄉村振興發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工作方案》的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
方案主要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要求,大力推進我省農村電商發展,聚焦人員培訓、創業就業、品牌打造等關鍵環節,著力打通農村電商發展全鏈條,激發釋放農村電商在扶持創業、吸納就業、脫貧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和加強農業現代化建設,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結出豐碩成果。力爭2021年末,全省農村電商應用水平顯著提高,多層次培訓體系基本建立,創業就業服務不斷優化,品牌影響力快速提升,帶動創業就業效果更加明顯;推動有條件的村至少扶持1個農村電商品牌,實現“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高標準培育農村電商經營管理精英和品牌(產業)帶頭人,重點傾斜覆蓋老區、蘇區、民族地區和省定貧困村;全省開展農村電商培訓5萬人次以上,帶動農村電商創業就業10萬人以上。
三、《工作方案》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可概括為以下三方面:(一)強能力培育農村電商。主要對應方案第1-5條。分別從加大農村電商技能人才院校培養力度、大規模開展農村電商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村電商初創人員創業能力、高標準培育農村電商“一村一品”經營管理者、多層次培養縣域農業農村數字經濟人才等方式,全方位、多層次提升農村電商人員能力水平。(二)優服務發展農村電商。主要對應方案第6-10條。分別從探索農產品電商新模式、打造“粵字號”農產品品牌、促進“產業特色+”的訂單式創業就業、開展專家團隊全方位跟蹤指導、優化農村電商創業就業服務等方面,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精細化的農產品上行、品牌打造、訂單式創業就業、專家指導等服務。同時,在優化創業就業服務工作中,強調通過推進農村電商業扶貧基地和創業孵化載體建設,為農村電商壯大發展提供實體支撐。(三)是強保障扶持農村電商。主要對應方案11-12條以及4條保障措施,通過加強農村電商從業人員社會保障,強化農村電商宣傳引導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以及加強對農村電商工作的組織領導、督導落實、資金保障、宣傳發動等舉措,推動落實各項支持政策落實和服務落地,全方位營造有利于農村電商發展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四、《工作方案》的主要亮點
方案中最大的亮點就是緊緊圍繞農村電商“一村一品”建設,針對當前農村電商特色品牌覆蓋面偏窄、扶持力度不夠、示范效應發揮不充分等短板問題,通過加強農村電商帶頭人培訓、從業人員技能提升培訓、企業初創經營者培訓,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和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力度,進一步優化創業就業服務,推進完善基層平臺載體創建等系列舉措,力爭用2-3年時間,推動有條件的村至少扶持1個農村電商品牌,實現全省農村電商“一村一品”新格局。同時,《方案》還在以下四個方面體現了廣東特色和創新突破:(一)既有大眾化培訓又有精英式提升。將農村電商培訓納入全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充分引導技工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大規模培養農村電商從業人員;加快專業性、精英式中高端電商人才培養,建立涵蓋預備技師、高級工和中級工的完整技能人才培養體系;著力抓好“一村一品”經營管理者培育,高標準、多層次提升電商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二)既有“農味”,又有“粵味”。突出“農村”“農產品”等特點,從積極開展農村產品上行等實操技能培訓,到挖掘培育農村電商品牌帶頭人,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等,體現濃濃的“農味”。同時,方案充分體現廣東特色特點,如打造“粵字號”農產品品牌,促進“產業特色+”的訂單式創業就業等。(三)既體現政策普惠又向重點地區傾斜。方案立足廣覆蓋,推動全省各地有條件的村至少扶持1個農村電商品牌。堅持強重點,圍繞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突出對老區、蘇區、民族地區和省定貧困村政策傾斜力度,尤其是在培育農村電商“一村一品”經營管理者、扶持建設農村電商培訓和創業就業基地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脫貧。(四)既有項目載體又有基礎支撐。扶持認定一批創業孵化基地和就業扶貧基地,對被評為省級示范性基地給予獎補。加大品牌創建力度,結合地方特色,推動農村電商就業創業實現“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一鎮一業”。同時,通過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工作跟蹤督導、政策支持和資金配套等制度,全面夯實加強農村電商培訓推動創業就業工作基礎。
五、當前農村電商人才隊伍建設面臨哪些瓶頸?
近年來特別是“十三五”以來,我省農村電商發展迅速,在平臺載體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各地也反映,農村電商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才匱乏。當前我省農村電商特別是基層農村電商的人才隊伍建設相對滯后,面臨專業人才不足、職業技能短缺、電商帶頭人示范帶動作用發揮不夠等瓶頸問題。針對這些短板問題,人社部門結合工作職能,立足做好“人”的文章推進農村電商工作,緊緊圍繞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和“一村一品”帶頭人培訓,以及扶持創業、促進就業等工作,著力打通農村電商發展全鏈條,激發釋放農村電商在扶持創業、吸納就業、脫貧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結出豐碩成果。
六、《工作方案》在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方面有什么針對性舉措?
按照方案要求,全省人社部門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電商的重要論述,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將精準扶貧理念和鄉村振興導向貫穿農村電商發展全過程,全力助推鄉村振興和精準脫貧戰略、助推老區、蘇區、民族地區和省定貧困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抓好品牌創建。推動有條件的村至少扶持1個農村電商品牌,實現“一村一品”。加大對基層農村電商品牌的金融支持和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引導扶持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對接電商平臺,推動“一村一品”農產品上網銷售,發揮品牌帶動作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二)抓好培訓提升。通過加大農村電商技能人才院校培養力度、大規模開展農村電商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村電商初創人員創業能力、高標準培育農村電商“一村一品”經營管理者、多層次培養縣域農業農村數字經濟人才等方式,全方位、多層次提升農村電商人員能力水平。2020年全省將培育1萬名農村電商“一村一品”經營管理者,名額分配向蘇區、老區、民族地區和省定貧困村傾斜。(三)抓好載體建設。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整合資源,重點扶持建設一批農村電商培訓基地。通過改建、擴建、共建等方式推動基地提檔升級和創新發展,在功能完善、師資聘請、培訓開展、創業就業等方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同時,認定獎補一批農村電商就業扶貧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帶動農村特別是老區蘇區民族地區脫貧奔康。(四)抓好服務促進。大力推廣“產業特色+”訂單式創業就業模式,促進農業產銷緊密銜接。強化對農村電商創業就業人員的政策指引、項目推介、開業指導、融資支持、招聘服務、補貼發放等創業就業服務,重點向有意愿從事農村電商事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地區傾斜,通過發展農村電商幫助貧困村摘帽、貧困戶脫貧。